知耻后勇 杨林镇人居环境“变形记”
2019-08-05 22:06:0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衡东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侯云驰 | 作者:侯云驰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24

       衡东融媒体中心8月5日讯(融媒体记者廖仲国刘慧玲)在今年第一季度人居环境考核评比中,我县杨林镇被评为衡阳市“十差乡镇”,在5月份全县评比中排名倒数第一。面对排名靠后的被动局面,全镇上下深刻反思,知耻后勇,坚持问题导向,自我加压,苦战一个月,打响了一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集中攻坚战。

       杨林镇是我县一个较偏远的乡镇,镇域面积122平方公里,人口三万五千多人,沿洣河两岸和四方山脉交错分布。受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因素制约,该镇的人居环境一直在全市处于较低水平,特别是在今年第一季度人居环境考核评比中,被评为衡阳市“十差乡镇”。

       针对现状,镇领导班子一帮人痛定思痛,深入调查研究、剖析问题缘由。经过反思,镇领导班子找出了问题的症结,以前人居环境工作只停留在开会、下文件,布置任务的层面上,没有真正落实到位,更多的是形式主义,走走过场,应付考核,从而脱离了群众,没有把建设美丽乡村、实现乡风文明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追求。

       杨林镇源头村村支书谭清云说,村里面原先的人居环境是真不好。后来村里开了党员会、组长会,对各组进行了宣传发动,实行片与片、组与组、户与户评比,设立奖罚制度,如今村容环境有了大变样。

       杨林镇精心制定了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,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,把环境卫生与“空心房”整治、“厕所革命”等工作相结合,采取网格化管理,逐一细化镇、村两级党组织以及群众门前“三包”的责任。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村、镇村干部包组、党员组长包户,开展“面对面”、“点对点”式走访宣传,做到了上门入户率100%、资料发放率100%、群众知晓率100%、群众参与率在80%以上。

       杨林镇寺门前村村民宋美莲说,后面环境变好了,村干部组织群众开会,群众就都很自觉。

每个村都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,开展志愿服务、文明劝导、“小手牵大手”等一系列活动。党员干部、“衡阳群众”、志愿者利用节假日,自发组织到重点地段、重点部位开展集中清扫38次。镇里实行按月考核,奖优罚劣。

杨林镇镇长廖吉献告诉记者,如今杨林镇将党员干部参加攻坚行动情况纳入到考核内容,与晋升晋级、评先评优挂钩,极大地调动了镇机关干部、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。

       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做,志愿服务引导做,杨林镇掀起了一场爱护环境卫生、建设美丽家园的思想革命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思想统一了,全镇人民群众都自觉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。通过一个月的扎实努力,在6月份全县人居环境考核评比中,杨林镇排名从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全县第一,逆袭了工作的被动局面,得到了县委、县政府的高度肯定,全县衡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该镇召开,并作了典型发言。

责编:侯云驰

来源:衡东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